转自武汉晚报2017年12月17日
环境好 绿树掩映鸟鸣声声
珞珈社区就在武汉大学校园里,依山环湖,一年四季满园苍翠,鸟语花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固然重要,但优越的生活环境还要靠自己创造,珞珈社区的居民深谙其道。“我种的三角梅开花啦!还有吊兰也特别水灵,大家来看看!”昨天一早,92岁的王剑予奶奶用自己的智能手机,给她种植的植物拍照,把照片分享到朋友圈,并发到家人和好朋友的微信群里,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绿植成果。
109岁的朱兰英奶奶年轻时种过地、挑过煤的,80多岁上街卖雪糕,90岁时还在卖玩具。在100岁前,她拒绝申请低保,四处捡废品卖补贴家用。小院里,她和女儿种的君子兰、文竹、白玉兰、茶花等植物散发着自然的清香,她还种了些葱、蒜、小白菜,自己吃也送给邻里。
心态好 很会玩常拌嘴不翻脸
92岁的欧阳鑫老人和94岁的谢莹老人相伴走过70年,他的高龄和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其母亲和哥哥都活到90岁以上。更重要的是心态乐观,笔耕不辍也是老人保持头脑灵活的健康秘诀。“我每周都会打两次麻将,打三次桥牌,每天都有事做,一点都不觉得很闲。”欧阳鑫爷爷说。说起和老伴相依相伴的健康长寿秘诀,他幽默诙谐地告诉记者,吵一吵架,拌一拌嘴,但不翻脸。
92岁王剑予奶奶的老伴去世十多年了,她把书籍、报纸、电视当作好友。两年前,还学会用智能手机上网、聊微信。早上女儿女婿上班后,她就开始忙起来了,炒炒股,关注微信公众号的推文,看看健康知识,一点也不孤独。由于腿脚不方便,她有时候用微信约老朋友过来串串门。“每天晚上我都要看电视剧,对胃口的话我会连着看。睡前拿一本书,有倦意时,就关灯睡觉。我现在血压正常,每天活得非常滋润。”王奶奶说。
吃得好 品种多样营养丰富
109岁的朱兰英奶奶每天享受女儿精心为她准备食物:早餐是用大米、红豆、绿豆、薏仁、核桃、葡萄干熬制的营养粥;午餐吃蒿芭炒肉、小白菜加二两米饭,喝一碗排骨藕汤。朱奶奶爱吃零食,一个三层的小木柜上放着大大小小铁罐,罐子里装着米泡、饼干各种点心。
九旬夫妇欧阳鑫、谢莹老人每天早上必吃麦片,还要吃半碗热干面、一个包子、一种水果,营养均衡搭配让早餐吃得特别丰盛。午餐会和老伴吃点面条、点心,晚餐有点鱼或肉。92岁的王剑予奶奶午饭以素菜为主。她每年会买来新鲜的藠头、大蒜,用糖醋泡好,没胃口的时候就吃几个开胃。心情好的时候,偶尔会喝点葡萄酒。
做公益 老人乐当志愿者为民服务
83岁的张清爷爷退休后,发现身边有不少同龄的老人的子女大多在国外定居或在外地工作,感觉非常孤独。2014年,他聚集起一群退休的同事成立了夕阳红志愿服务队,30多名成员佩戴红袖章义务巡逻,穿梭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哪里有隐患,哪里卫生差,哪里有小偷,总是难逃他们的眼睛。
李婆婆有一次出门办事没有把门关紧,83岁的志愿者黄爹爹在巡查中发现后及时联系李婆婆,并进门查看家中有没有物品遗失。86岁的顾婆婆老伴去世十几年了,有一天晚上11点钟突然生病,打电话给志愿服务队中的程奶奶,63岁的程奶奶马上联系了70岁的志愿者朱爷爷,借了一个轮椅把顾婆婆推到了医院进行治疗。志愿团队中不少老人都年逾八旬,他们以志愿服务公益为乐,坦言自己退休后的志愿服务生活比工作时还要忙碌,但是乐此不疲。
长寿 是一种综合效应
宜居环境、科学膳食、多动手多动脑、良好的心态等等都是珞珈社区老人长寿的因素。而更重要的是,他们生活在优越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邻里互助、家庭和睦、爱老敬老。这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对其健康产生了深远影响。
武汉市老年病医院老年医学专家何辉灿教授称,影响人的健康长寿主要有5大因素,遗传占15%,自然环境占10%,社会状况占7%,医疗条件占8%,生活方式占60%。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使高血压发病率减少55%,使脑卒中减少75%,使糖尿病减少50%,使恶性肿瘤减少35%,使人均寿命延长10年,且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
珞珈社区老人用他们的自身经验启示大家,长寿不是梦。要合理安排生活起居,劳逸结合,食物多样化,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机体免疫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锻练或活动方式。这些其实很多人都能做到,关键在于坚持。
http://whwb.cjn.cn/html/2017-12/17/content_56634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