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岁”遇上“一百年”,更是“一百岁”对话“一百年”。百年风雨,又至重阳。重阳节前夕,青年志愿者前往离退休工作处,与老党员朱传棨进行了一次深入对话。秋风送凉,但心与心的靠近,却让这渐凉的秋季变得温暖。
为了此次交流,朱传棨特意准备了丰富的交流资料,还有他留存的团员会议证等满载历史感的物品。
在交流中,志愿者了解到朱传棨从1949年便开始革命生涯,在革命干校华东大学学习新民主主义理论、马列主义理论以及中国和世界近代史。面对抽象晦涩的理论知识,朱传棨总能透彻地了解,但从不因别人学习进度慢而自傲自大,而是主动做起“小先生”,在课后帮助同学们学习。1950年,朱传棨加入山东大学学生自治会——即现在的学生会进行改革,成为学生自治会秘书长。时任山东大学校长华岗的每周的时政报告便是由朱传棨进行记录。1953年,朱传棨自山东大学毕业后考取了北大研究生;1958年,受时任武汉大学校长李达邀请重建哲学学院,与武大迄今已逾六十年的缘分便从此开始。
厚植理论知识,俯身党员生活。在朱传棨带来的众多材料中,他着重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小册子,这是他们即将在党支部学习中交流学习的材料。每月朱传棨都会与党支部的老党员们一起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讲到这,朱传棨强调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重要性。
笔耕不辍,思考不息。朱传棨虽年岁已高,但依旧常年静坐桌前,著书立作,笔耕不辍;即便可安享天伦,但仍阅读不止、思考不息。从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小册子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朱传棨的标注与笔记,朱传棨不仅细致地阅读,更是在其中提炼总结出了九个必须等内容;朱传棨的笔记本中,写满了他读书时的思考感悟与总结。朱传棨告诉我们,要学会读书、学会思考,不仅要读懂书中的内容,更要学会总结提炼,更进一步还要学会提出问题;要固牢专业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锻炼自己的思维方法。
谆谆教诲,关怀青年。得知志愿者仍是在校学生,朱传棨便提到自己读书中曾看到过对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后的青年人的描述——现代的年轻人往往身体素质好,但心理相对脆弱;知识水平提高,但思维偏见增多;物质水平提高,精神却变得空虚。
对此,朱传棨告诉志愿者们,要有“三心”即平常心、善心和责任心。平常心让我们放低姿态、更谦虚更坦然,这样心理便更为强大;善心让我们对世界保持友好,去除偏见与歧视;责任心则是对自己、对家人、对国家做有益之事,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过有价值的生活,而非虚度一生。这“三心”与朱传棨潜心研究的墨子的兼爱思想不谋而合。
除此之外,朱传棨十分强调树立正确历史观的重要性。他告诉青年志愿者要学四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掌握辩证的思维,帮助我们不仅正确看待历史,更是正确看待我们的人生。他提到,正确的历史观让我们将人生看得更远、更透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树立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已经九十三岁高龄的朱传精神矍铄、目光坚定、谈吐清晰、逻辑严明。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也送上了贺卡与水果,祝老人家身体健康,重阳安康。
据悉,自4月17日至今,武汉大学团委青年志愿者行动促进中心共组织九次类似的交流活动,为十五位超80岁的老党员送学上门,累积志愿服务时长达2600分钟。青年志愿者与基层老党员开展共读、共进、共享的活动,与党的百年历史进行一场特殊的对话。
“旧社会里‘天下乌鸦一般黑’,人的权利是被践踏的,是中国共产党打破了旧社会,建造了新社会。”“旧社会的人是被压迫着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了起来。” “是共产党让我们过上了吃饱穿暖的好日子”……与老党员的交流中,青年学子们听到了社会的变迁,感受到建党以来的万象更新。
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对话老党员,体悟初心与使命。志愿者苏嘉烨说:“一次次‘送学上门’活动,让我们一步步读懂了先辈党员走过的路,更加明确了将来应该往哪里去,怎样才能走得更加自信、坚定。”
(转自 武汉大学新闻网)